祥符区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区公安局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
打印

一、 总体情况


2020年以来,祥符区公安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区政府关于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公安工作特点,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积极将政务公开工作融入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健全公安机关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和制度,进一步加强政务、警务公开力度,拓展政务公开范围和深度,不断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和载体,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各项工作,确保了政务公开工作运转顺畅、有序开展。


(一)强化组织推进。为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务、警务公开力度,祥符区公安局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副区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吕进波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李德军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全局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科学部署安排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区政府交办的各项政务公开工作。


(二)夯实工作责任。一是全面梳理公安领域内的户籍管理公开目录。根据《祥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祥符区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汴祥政办〔202017号)要求,我局制定出了实施方案和成立了领导小组,依据省市户籍管理公开目录索引,梳理制定好祥符区的户籍管理公开目录,现已按照时间节点上报区政府并通过审核,同时,按照区政府方案要求和我局方案要求积极做好其他相应工作。二是强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全区市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联席会议召开之后,我局迅速召开会议,将会议精神传达至治安大队、网监大队、打黑大队等相关部门,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时间节点做好“两库一单”的信息录入工作,现已与区市场监管局对接,完成公开平台账号与密码的申领工作以及“两库一单”信息录入工作。三是认真完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录入工作。我局将工作要求迅速传达至相关责任部门,要求相关单位登录系统,按照操作步骤完成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信息的录入。四是高效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最小颗粒化录入工作。根据市公安局和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工作要求,我局认真对照省厅最新发布的政务服务事项最小颗粒化清单,完成了涉及我局212项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的梳理认领工作,确保了发布库与事项清单的一致性。


(三)强化部门职责。一是治安部门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公开工作。依据省市公开目录索引,指定专人负责户籍管理公开目录梳理,认真收集承办可公开的相关文件、机构变化及动态信息,确保政务公开项目按照规范的格式、规定的途径和规定的时间进行公布,实现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通过政府网站、《河南省互联网+便民利民服务平台》、报刊、电视、广播、公示栏、公示板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将受理部门、办理条件、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等进行了公布;实行居住证网上申办,共制发居住证319张;深入推进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丢失招领工作,共办理全国、省内异地证156个,居民身份证挂失申报456个。二是交警部门积极开展车驾管公开业务办理。按照省“放管服”审计组、区行政服务中心要求,将机动车临时通行牌证核发,期满换证,遗失换证,补、换领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申请机动车免检合格标志,驾驶证补证、换证,损毁换证等七项业务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主动公开机构设置及职能、规划计划、交通管理行业管理信息、工作动态等信息;共办理驾驶证业务19712起,机动车业务21306起。三是出入境管理科积极推进公开业务办理。对外公布“只跑一次”、“全国通办”办理事项的清单,申(办)理事项一次告知;公布证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以及咨询服务电话;开通24小时投诉监督、服务咨询电话;通过网上办事平台、手机APP等多种渠道,提供办理证件咨询、预约、进度查询等服务;实现多种支付方式,开通微信、支付宝服务,方便群众办证缴费,全年共为群众办理护照518人次、港澳证313人次、大陆证21人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11.png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22.jpg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33.png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0年,祥符区公安局虽然在政府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栏目内容不够丰富;二是信息更新还不够及时高效;三是公开形式的便民性覆盖面不广;四是信息发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等。结合以上不足,祥符区公安局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一是进一步提高站位,压实责任,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化、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工作,严格按照区政务公开服务工作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保证网络公开为主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推介力度,提高公众对政务信息公开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扩大信息覆盖面。三是规范程序,严格发布,严格规范信息的收集、编制、审查、发布等程序,明确有关信息发布的职责分工,加强监督管理。四是加大培训,提升效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充分重视信息公开,提高信息报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信息质量。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暂无


相关文件:

    【下载DOC】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