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1日在祥符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彦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祥符区撤县设区5周年,更是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蓄势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重要讲话精神,脚踏实地、奋进搏击,在打好“三大攻坚战”中凝聚力量,在抢抓机遇中突破发展,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9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69.04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96亿元,增长11.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7亿元,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全年引进市外资金96.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244万美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0.5:42.3:37.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年来,我们坚持提质增效,培育了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新增对标企业5家、贯标企业2家,列入市“双50”规上重点企业4家。完成技术改造项目23个、绿色化改造项目16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备案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黄龙产业集聚区荣获2019年河南省集聚区建设“金星奖”。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全区粮食总产量62万吨,新建高标准农田4.7万亩,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23个。建成农业规模化基地20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67家。成功举办全国高油酸花生基地现场观摩会、开封农民丰收节和花生文化节。现代服务业持续壮大。成功举办第四届“两宋论坛”,朱仙镇连续三次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启封故园全年接待游客145万人次,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投产。电商产业园年交易额2.4亿元,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100%。
一年来,我们坚持示范引领,迈出了乡村振兴新步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初见成效。编制完成《祥符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投资25亿元提升改造岳庙广场、运粮河两岸“五纵五横”10条主干道。投资50亿元重点建设“十八弯”和“一园三片区”,西姜寨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省级建设试点。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融资7.33亿元,在100个行政村、262个自然村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十大工程”。创建13个示范村、综合整治24个提升村,打造五美庭院15000户,改造户厕51193户。建设美丽农村路77公里,新改建村道67.45公里。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实现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推广空心院土地租赁等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林业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生态扶贫的新路子。
一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施策,取得了脱贫攻坚新成效。全年实现12个贫困村退出、4063户8629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4%。选派451名自收自支人员充实到扶贫一线,全面加强基层扶贫力量。投入各类专项资金8026万元,实施了152个扶贫项目。创新“六型”产业带贫模式,实现了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094.9万元,为所有贫困户购买“六种保险”,提高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和抗风险能力。“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低保金1082.5万元,集中供养1215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全省2019年上半年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专项督查巡查中,祥符区名列任务较重的非贫困县(区)小组第一名。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区169栋居民楼全部竣工,滩区群众陆续乔迁新居,迁建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一年来,我们坚持标本兼治,彰显了生态环境新变化。推行“321”工作模式,实现专家团队精准调度。完成“双替代”1.3万户,城区燃气覆盖率达78%。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全省“三散”治理观摩会、全市扬尘管控现场会在我区召开,PM10、PM2.5和优良天数等指标均居四县一区第一名。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黑臭水体实现全面“清零”。实施黄河湿地保护专项整治,拆除违建2.3万平方米。开展第二次农业面源污染普查,治理修复耕地600亩。创新国土绿化市场化运作模式,造林5.9万亩,被评为全市国土绿化工作先进集体。
一年来,我们坚持宜居宜业,谱写了城市发展新篇章。编制完成城区控制性规划、21个详细规划,实现控规、详规全覆盖。建成绿苑东郡西路,打通塞纳春天南邻路、仁和佳苑北邻路,完成开尉路和迎宾大道等改建工程。启动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8个小区“井改自”工程,用户侧建筑能效提升改造62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2300套。大力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不断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环卫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完成徐府楼整村搬迁。依法拆除违建42.5万平方米,